(东西问)张赛群:“雪中送炭”的侨汇如何为中国发展“锦上添花”?
中新社北京5月7日电 题:张赛群:“雪中送炭”的侨汇如何为中国发展“锦上添花”?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金旭
一纸侨批家国情,千里尺素抵万金。作为“信款合一”的特殊家书,侨批漂洋过海,诉尽海外游子对故里亲朋的一片深情,也见证他们异乡打拼,反哺家乡建设的满腔热忱。时至今日,侨汇作为一种可靠的“非贸易国际收入”,依旧是维系华侨华人与祖(籍)国之间经济、社会和情感联系的重要纽带。
侨批的发展历程有何深层文化根源?中国侨汇的发展趋势如何?侨汇收入对中国经济建设和国际金融合作又有何特殊意义?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赛群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作出解析。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作为侨汇集散、转运、兑付主要载体的侨批业,是国外华侨和祖国、家乡密切联系的纽带。回望历史,侨汇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
张赛群:“侨汇”又称侨批、银信,狭义的“侨汇”是指海外华侨给其国内亲友的汇款。广义的“侨汇”包括华侨华人给中国国内的汇款和港澳同胞给内地的汇款(不含其在华投资款项)。目前,中国侨汇统计数据通常指后者。
早在明代后期,旅居南洋的福建晋江华侨就曾将海外辛苦所得带回家乡赡养家眷或“买地盖房”。自带或托他人携带应是早期侨汇的方式。
至19世纪初,往返于中国侨乡与侨居地之间、替华侨捎信、捎钱并兼做土特产生意的专职“水客”出现,让海外华侨与家乡的联系变得便利。此时的侨汇经由分散的民间渠道寄送,具体数额无从查证。整体而言,由于清廷实施“海禁”政策,华侨出国不便,侨汇规模有限。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允许英、法等国在华合法雇工。之后,出国华工激增,专门经营侨汇业务的民信局应运而生。民信局是民间经营,在海外和国内侨乡地区均设有分支机构,自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一直是侨汇的主要经营机构。20世纪末,由于银行、邮局等新式机构的加盟,侨汇流通渠道趋于多元化。近代侨汇的高峰时期是在20世纪末至抗日战争时期。从抗战中后期开始,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多数省份侨汇中断,华侨国内眷属生活艰难,直至抗战胜利,侨汇才得以恢复。
中新社记者:2013年,由福建、广东两省联合推荐,国家档案局申报的“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为华侨华人与侨乡的集体记忆。新中国成立以来,侨汇如何影响侨乡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张赛群:侨汇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保证或改善眷属生活。新中国成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20世纪50至80年代),侨汇成为不少侨眷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侨眷可以凭侨汇收入获得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如今,侨乡地区普遍经济发展较好,以往侨汇的“雪中送炭”变成了“锦上添花”。
其次,对广东、福建、浙江等重点侨汇收入省份,侨汇对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从用途来看,侨汇主要包括赡家、建房、投资和捐赠等几个方面。其中,赡家、建房等生活消费拉动了侨乡内需,而投资、捐赠对于侨乡经济社会发展更为有利。侨胞眷属用多余的侨汇投资各种产业,形成“造血功能”,对于繁荣地方经济、促进侨乡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积极意义。虽然改革开放以前,侨汇使用一直以赡家为主,投资和捐赠占比小(据调查,从1862年至1949年间,投资侨汇款仅占侨汇总额的3.65%),但这对于当时较低的工业化水平而言仍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侨汇本身也在侨乡和侨居地形成了侨批业这一特殊产业。
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侨眷对侨汇的生活依赖降低,用于投资和公益捐赠的侨汇比重升至10%。改革开放后,政府一度对侨属创办企业给予减税等各项优待,使得投入生产领域的侨汇持续增加,较大程度地促进了侨乡经济的发展,缓解了当地就业难题。而捐赠侨汇则促进了侨乡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对侨乡教育、卫生和交通等事业的发展更是功不可没。
中新社记者:侨汇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如何?怎样看待“侨汇下降”这一现象?
张赛群:20世纪末以来,投资移民、技术移民及出国务工华侨增长迅速,同时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汇款方式使侨汇流通渠道更加便捷,中国侨汇额也呈迅猛增长态势。
根据《世界移民报告2020》,2018年中国侨汇额为674亿美元,世界排名仅次于印度(786亿美元)。这一数额相对于中国1070万的海外移民人数而言是匹配的,但与中国6000多万华侨华人整体规模则不相称。而且,近年来中国侨汇收入与印度的差距正越来越大,2019年印度侨汇为831亿美元、中国684亿美元;2020年印度侨汇830亿美元,中国600亿美元,其中有投资汇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无论如何,中国侨汇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侨汇是国家外汇的稳定来源。中国有大量海外侨民,他们汇回的款项积少成多,形成数目可观的侨汇,特定时期有效地弥补了国家外汇的不足。据粗略统计,1950年至1988年中国侨汇收入共96.1亿美元,同期外贸赤字61.24亿美元。可见,侨汇对于弥补外贸赤字和平衡国际收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背后是对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虽然此后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侨汇所占比重下降,但侨汇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视。相比其它外汇,侨汇作为海外侨胞寄回家乡亲友的款项,不易受国际金融和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一直以来比较稳定。
中新社记者:中国政府对于侨汇采取怎样的政策?您认为应如何进一步挖掘侨汇潜力,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张赛群: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实施“便利侨汇、服务侨胞”的政策,并在侨汇使用和侨汇储蓄方面给予优待,使中国侨汇额有所上升。改革开放后,出国华侨增加,政府重申“保护侨汇”的立场,并在个人所得税征收、房产购买等方面给予优待,侨汇收入有所回升。
如何拓展侨汇?一般而言,侨民多、发展好则侨汇多。首先应畅通移民国际迁移渠道,合理引导国民出国,关心和支持华侨海外发展。其次,转变观念,鼓励侨胞海外投资、创业,壮大自身事业,增加侨汇总量,形成各种侨汇形式。同时,畅通侨汇通道,允许创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跨境侨汇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侨汇成本。
一些国家为防止洗钱对单笔汇款进行上限规定,对小额汇款征收高额手续费等,中国可与侨民所在国积极合作、协商解决这些问题,改善侨汇回流条件。其次,要全面提升相关部门“为侨服务”质量,便利华侨华人出入境,保障侨胞人身与财产安全等,促进捐赠侨汇和投资侨汇。
同时,合理引导侨汇流向。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在坚持侨汇使用自由的同时,鼓励将侨汇用于生产和公益事业。但发展至今,在一些地区,由于侨眷投资意识淡薄,侨汇大量进入消费领域,被用来盖洋房、建豪华坟墓或是请客送礼,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一些地区用侨汇炒房,或从事民间借贷等,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有限。因此,仍需引导侨汇健康消费、合理投资,倡导节俭、文明的侨乡消费文化,宣传社会慈善意识,同时改善侨汇投资环境,创新侨汇类金融产品,更好发挥侨汇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中新社记者:侨汇在华侨华人的跨国活动中发展形成,已成为连结海外侨居地和国内侨乡的重要桥梁。您怎么看待侨汇在中西文化和经济交流中的影响?
张赛群:一方面,在早期跨国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侨汇以及整个侨批业成为海外华侨了解家乡信息、与侨乡保持联系的重要渠道。华侨汇款回国,既是为了赡养家眷、帮助亲友,也体现了对国家和家乡的一片赤诚之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侨汇不仅是一种汇款,也是维系侨胞与中国、与家乡情感联系的一种手段。如今,跨国交通和现代通信工具更加便捷,侨汇的传递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但其背后的情感传递仍在持续。
另一方面,从古至今,侨汇都是侨乡民众源源不断走向海外的初始动力,中国的语言、饮食等文化也随之传播至侨民所在国,一些所在国的文化也伴随侨信、“水客”等输入国内,久而久之成为侨乡文化的特色所在。连接国内与国外的侨汇成就了侨批业这一特殊产业,促进了中国与侨胞所在国的金融合作和贸易往来,有力推动着中西文化和经济交流。(完)
受访者简介:
张赛群,女,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侨务政策及华侨华人公益、扶贫相关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中国侨务政策研究》《南京国民政府侨务政策研究》等著作,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学术论文,主持国家部委相关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