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昌化鸡血石博物馆 探寻非遗传承人钱高潮大师的国礼之韵 匠刻经典故事

国际日报讯】(记者梅子.维佳临安报道)9月8日,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印尼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9家海外华文媒体来到杭州市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昌化鸡血石博物馆,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鸡血石雕)代表性传承人、G20杭州峰会国礼设计制作者钱高潮大师国礼之韵 匠刻经典的传承故事。

一次G20峰会不仅让杭州被世界所知,更让昌化鸡血石雕成为与会国领导人最美好的中国记忆。

鸡血石,是中国特有的罕见玉石品种,也是名贵的雕刻石种。因石中含殷红艳丽的辰砂,宛如鲜鸡血凝成而得名。其“血”瑰丽多姿,其“地”丰富多彩,两者千变万化,浑然天成。临安昌化鸡血石以“鲜红如鸡血,晶莹如美玉”而驰名中外,是中国六大“国石”之一。

鸡血石雕因石冠名,取材中国特有的珍稀矿产–昌化鸡血石,是大自然赐予的瑰宝,具有艳丽鲜红如鸡血般的色彩和亮晶似美玉般的光泽,被誉为“国宝”驰名中外。

临安当地丰富多彩的石材为鸡血石雕提供了优越的先天条件,在漫长的开采、加工、雕刻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艺人们在选材创作时,尊重石材的特点,依据石材的质地、色彩、纹理、裂纹、砂钉等实际,尤其根据昌化鸡血石“血”和“地”的分布进行构思、布局、雕刻,因色取巧,因材施艺,巧用“血”色,成就了鸡血石巧雕的艺术特色。

雕刻技法有圆雕、镂雕、浮雕、薄意雕、镶嵌等,昌化鸡血石雕集历史、人文、艺术价值于一身,在传统工艺的历史舞台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被誉为“国粹”,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昌化鸡血石又被世人誉为中国“印石三宝”之一,享有“石后”之称,在世界印石文化和石雕艺术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昌化鸡血石是临安文化产业的一张金名片。

作为杭州市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临安昌化鸡血石博物馆致力于全面综合地向海内外展示石文化形象、普及石文化知识。博物馆现已收藏原石、鸡血石雕刻、四大名石印章达数千件之多(馆藏作品约2000件),还收藏有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有关鸡血石雕项目的采访视频报道等影像资料,鸡血石雕技艺雕刻资料,海内外研讨会专家论文资料和出版发行的鸡血石雕书籍等。

据临安昌化鸡血石博物馆馆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鸡血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钱高潮父子介绍,清代是鸡血石雕刻工艺的昌盛期。产地采得的鸡血石大多进入宫廷,甄选其中的精品,由技艺高超的工艺师精雕细刻,一件作品甚至需要花费数年光阴。清王朝终结时,从宫廷散落民间的鸡血石工艺品可以看出,当年的鸡血石造像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他们说,鸡血石天生丽质,最别具一格之处便是那“鸡血”,红得令人心动、陶醉。然而,“鸡血红”既是特点也是限制,历代石雕艺人都须因“血”施艺,这鸡血石可谓比人还“讲究血脉”。根据鸡血石独特的构造特点,在长期的实践中,艺人吸取各家石雕之长,积累了丰富的雕刻技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鸡血石雕刻技艺。

他们认为,鸡血石雕既依托珍贵艳丽的“鸡血”,又受鸡血石不宜随意雕琢的制约,故而只能相形度势,“巧”用血色,方能让那一抹“红”呈现最大的美感。历朝历代的匠人常立足写意,充分利用石材自然色彩、质地、纹路的变化来创造和丰富作品的表现力,根据鸡血石的血色、血纹、血脉进行构思创作。因石制宜,因血增色,方能拾其自然,巧夺天工。

尤其值得骄傲的是钱高潮大师设计和制作的G20杭州峰会国家领导人赠送给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政要肖像印章”,典雅高贵,寓意深刻,让世人领略到独特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它以跨文化、跨国界的艺术语言,赢得了各国政要的一致好评。

昌化鸡血石博物馆还致力于面向海内外年轻一代普及国石文化和民俗技艺,在浙江大学传媒学院设立了石文化教研基地、在临安昌化职高设立了昌化鸡血石雕大师工作室,是浙江工业大学校友之家,面向高等院校和中小学学生开展国石文化教育。博物馆有专职工作人员3名,建立了10人以上科技志愿者队伍,已开展国石文化体验活动、国石文化进校园、国石文化进社区活动等20多场。

钱高潮大师表示,今后将积极推进昌化鸡血石博物馆的建设,打造高水平华侨国际文化交流阵地;积极拓展文化交流活动,提高以昌化鸡血石为代表的石文化在海内外影响力;积极传承鸡血石雕技艺,带徒授艺,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在高校开展鸡血石雕专业,为鸡血石雕技艺传承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临安昌化鸡血石博物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越时空的魅力;G20杭州峰会元首国礼设计制作者钱高潮馆长的付出,让世人品读到了又一个美丽的中国故事。

摄影:魏炯才、游子、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