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畔牧民:“环境好生活才能好”

 中新社西宁1月29日电 题:青海湖畔牧民:“环境好生活才能好”

  作者 李隽 周毛吉

28日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七,地处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商铺陆续开张,人们开着车或骑着摩托走亲访友,来来往往。

一早,牧民拉青也准备带着女儿去街上买些东西,到亲戚家拜年。

拉青拿起红色的布袋说:“我不识字,就带着女儿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她经常告诉我别用塑料袋,说是对环境不好。”

十多年前,刚察草原上靠近路边和河边牧民家时常会出现牛羊死亡的情况。当地官方调查发现牛羊死亡是由于误食塑料袋导致。于是在2019年10月,刚察县官方发出“禁塑令”,要求在全县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自此,用布袋和纸袋装东西已经成了老百姓和商家共同的习惯。

“扎西德勒,罗塞桑!(藏语,意为吉祥如意,新年好。)”另一边,泉吉乡宁夏村牧民张兴隆迎来了拜年的亲戚。“兔年纳福”的窗花下,亲戚们夸着张兴隆家的“家庭牧场”牲畜兴旺、新添置的家具实用漂亮。

“原来养的牛羊多,在草场上随便吃,到了二三月,草场的牧道上没草,风沙大。”张兴隆介绍,2008年起当地官方要求实施草原禁牧,大家都发展生态畜牧业,他也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去年我又自己开办了家庭牧场,现在草场好了,牛羊壮了,出栏价格还不错。”

十多年前,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海湖出现湖泊萎缩、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2008年,青海省启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那时起,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模式的集约化经营开始在草原牧场兴起。

图为青海湖已由岸边向湖心渐次封冻。 史国成 摄
图为青海湖已由岸边向湖心渐次封冻。 史国成 摄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刚察县泉吉乡共有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家庭牧场也有了12家。全乡出栏牛羊9.5万头(只),总价值达1.4亿元人民币。

“现在村里拜年也跟以往不一样了,虽然还是遵循着除夕零点之后就开始拜年的风俗,但是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只是喝酒打牌,更多的是老人们聚在一起谈论着各自的健康,并相互分享自己的养生经验,男人们聊着产业发展、新年规划。”宁夏村党支部书记更兴才让说。

不论严寒酷暑还是逢年过节,泉吉乡清晨寂静的街道和环湖公路上,都会有村干部、草管员,或是林管员、当地民众,带着扫帚、小铲子、夹子等工具捡拾垃圾。到如今,当地民众捡拾垃圾的习惯已有14年之久。

“生活条件好了,产生的垃圾也多了。不时会有一些瓶瓶罐罐出现在青海湖周边,那我就要担起这个责任,尽力保护好青海湖。只有生态环境好了,我们才能生活好。”草管员谢加才让说。

近年来,青海省先后实施草地治理、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湿地保护与修复等16项重点生态项目,全面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十年来,青海湖蓄水量不断增加,流域水质保持稳定,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逐步提升,流域80%以上的面积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