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释典丨凌胜利:中国外交实践如何体现“讲信修睦”的传统智慧?

  中新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中国外交实践如何体现“讲信修睦”的传统智慧?

  作者 凌胜利 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文化自信的底蕴所在,也奠定了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中国外交实践也不断吸收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得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外交的思想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外交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美美与共、和合主义和重义轻利等。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当前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际上是对“美美与共”的传承与发扬。近年来,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国际形势新动向新特征,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多元的,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建设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观,也是当前中国倡导“和平发展”的思想渊源。和合观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体现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华文明是内敛与防御的“重和”多于扩张与进攻的“尚争”的文明。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理念。我们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欺负他人,不会称王称霸。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和合二仙”画作。周健 摄

  中华传统文化中“义”的观念在中国外交实践中体现为正确义利观。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义”的含义很丰富,但大多和“道义”(正义)有关。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的“义”可解释为“公利”,“公利”是合乎“正义”的;“利”可以解释为“私利”,是不合乎“正义”的。所以,“义利之辨”就是“公私之辨”。而在当前中国外交理念当中,义,反映的是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在外交工作中要妥善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政治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经济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国际事务中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做到义利兼顾、义利平衡。

  讲信修睦的深刻内涵

  “讲信修睦”出自《礼记·礼运》中的“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讲信修睦是指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孙中山书法作品《礼记·礼运篇》。钟欣 摄

  “信”是中华传统美德,是人道德修养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强调“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信更是立国之本、执政之源。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重情尚义,也就是重友谊、负责任、讲信义、谋公正,中国说到的话、承诺的事,一定会做到、一定会兑现。

  “睦”主要是指和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与重要观念。《内训·睦亲章》言:“内和而外和,一家和而一国和,一国和而天下和矣。”可见,“和睦”的目的与要求依次为:与己和乐,与人和处,与社会和融,与天地和德,也就是己和、家和、国和、天下和。“修睦”需要注重四方面统筹,即身心之和、人际之和、社会之和、自然之和。这一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社会到自然的推演过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契合。正如《省心录》所言:“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中国外交中“信”的实践

  中国外交实践非常注重立“信”。一方面,中国承诺的国际援助、应对气候变化、抗疫援助等基本到位,体现了言行一致。另一方面,中国在周边外交、大国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多边外交当中,也非常注重诚信、互信等问题。

  多年来,中国为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向其提供了大量援助。历经70余年风雨,中国已向1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数千个成套和物资援助项目,开展上万个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培训各类人员40多万人次。从坦赞铁路到喀喇昆仑公路,从杂交水稻到菌草,从青蒿素到新冠疫苗,中国援助有力推动了全球发展。

2017年,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访问坦桑尼亚,坦赞铁路老员工在船上展示自己书写的“坦中友谊万岁”书法作品。江山 摄

  中国宣示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坚定一员,永远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急发展中国家之所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遭遇困难之时,中国总是第一时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去年阿富汗遭遇最严重地震时,中国第一时间宣布向阿富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第一时间将承诺的援助物资全部交付。

  在应对全球性问题时,中国体现了大国担当。中国对国际承诺也体现了“言必信、行必果”的高度信用。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为履行碳排放目标,采取了发展清洁能源、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等举措。2022年11月,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呈现出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也印证了中国兑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中国也不断向其他国家提供医疗援助。中国庄严向世界承诺,要力所能及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和医疗物资援助。中国同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向30多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疫苗。这些举措实际上已兑现此前中国的抗疫承诺。

2022年1月11日,74.68万剂援助缅甸的新冠疫苗从中国昆明起运,往缅甸北部地区运输。刘冉阳 摄

  在国家间关系方面,中国也一直倡导加强战略互信建设,重视增信释疑的作用。在大国关系当中,中国多次强调要加强大国战略互信建设,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国主张不同制度、文化之间的国家要相互尊重、加强沟通,要不断增信释疑,进而更好地促成包容性合作。

  中国外交中“睦”的实践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和平非常珍惜,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必要时奉行“以武止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实践也非常重视“睦”,显著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国家之间以和为贵、和平共处,走和平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绝大多数周边国家通过谈判方式妥善解决了领土主权争端,划定了边界。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不断发展壮大,面对国际社会不时泛起的“中国威胁论”和“国强必霸论”,中国明确提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进一步显示出中国外交对“睦”的认可与践行。

2014年6月,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研讨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符永康 摄

  二是在周边外交中非常重视睦邻友好。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睦邻”,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原则下,共筑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

  三是高举和平发展战略大旗,致力维护世界和平,为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不仅积极参与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巴以问题等热点问题的解决,还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倡导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总而言之,中国古人对“大同”社会“讲信修睦”的向往,最初是对先秦时期国与国之间相互倾轧、恃强凌弱的曲折反映,经过两千多年早已内化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当今世界,中国“大同”社会理想所展现的,更是一幅政治昌明、道德高尚、人心和谐、社会稳定的理想画卷。(完)

  专家简介:

  凌胜利,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兼任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亚太安全、中美关系、中国外交等。迄今为止,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外交评论》《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科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著有《分而制胜:冷战时期的美国楔子战略研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美亚太主导权竞争:大国博弈与地区回应》《联盟研究:理论与案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美亚太主导权竞争及其影响研究”(2016)“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外交能力建设”(2021)等国家级、外交部等省部级项目10多项。曾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中国国际关系优秀论文(十佳论文)、外交部优秀研究报告、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多项荣誉。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