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报讯】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有个特殊的社区叫“沐恩邸社区”。顾名思义,就是“沐浴在党恩下的府邸”,正如其名,沐恩邸社区是在党恩之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的社区,共安置昭觉县28个乡镇81个村1428户6258人。
6月17日,参加“行走中国·2021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凉山脱贫攻坚成果”活动来自印尼、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美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入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沐恩邸社区”,聚焦易地搬迁安置和入迁群众的日常生活。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域之一,脱贫攻坚任务极为繁重,曾经有3句话形容这里:进山的路真险,困难群众真苦,移风易俗真难。脱贫攻坚以来,凉山州干部群众以脱贫有多难就有多拼的干劲儿,全力攻坚,修路架桥、易地搬迁、通水通电、打工赚钱。凭着“山高没有志气高,崖深没有功夫深,只要苦干实干,再高的山也挡不住脱贫的路”的精神,凉山州的社会面貌正在发生巨变。
凉山州地处横断山脉核心区,绝大多数贫困村处在海拔较高的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极差,易地搬迁便成为脱贫的重要手段。
张亮航拍
据社区支委书记石一阿西介绍,沐恩邸社区地处昭觉县城北乡谷都村村域内,地理位置相对独立,交通便捷,社区功能基本完善,是县城集中安置点中规模之最,总占地面积207亩,总建筑面积13.34万平方米。是昭觉县5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中最大的一个。
社区把安置点治理贯穿在住房分配、搬迁入住及后期管理等各个环节。对残疾户等特殊对象,人文关怀分到一楼;为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把家有党员的搬迁户按照安置点户数比例统筹分配;为改变彝族群众的陋习,打破原有的地域关系进行分配。为了让搬迁群众顺利适应新环境新生活,在入住前以村为单位手把手开展入住培训。在昭觉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协助配合包点、包楼栋、包户领导干部对农户进行引导,建立居民公约,加强移风易俗和社区治理。坚持党建“一个”核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落实就学、就医、就业、创业、兜底“五项”保障(三就一创一兜底),开展智慧化、规范化、专业化、精准化、亲民化、多元化、点单化“七化”服务的“1357”工作思路,确保搬迁群众实现从“山头”到“城头”的同时,实现从“村民”到“居民”的转变。
昭觉县虹谷拉达农场2020年底全面建成。预计实现年产值1.2亿元,将实现销售利润5000万元,带动1500户以上贫困户增收,将形成攀西一流的以生产示范、休闲观光、产业融合、培训教育为一体的现代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章维佳摄影
自去年5月,群众正式搬迁入住,小区开始投入使用,由于社区规模大、居民结构复杂化,大大提高了社区治理和服务难度。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该社区不断健全完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运动场、娱乐中心、民族文化活动广场、社区幼儿园等基础设施建设,还配套自助缴费大厅、爱心超市、农贸市场等便民服务点,不断为居民提供智慧化、精准化、专业化、亲民化、规范化、多元化、简单化服务,使居民的幸福指数得到有效提升。
看望入住老人
为确保搬迁群众持续稳定。社区一是利用政策以务工奖补措施,鼓励搬迁户外出务工;以参加公益性岗位和在园区务工的方式,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以彝绣、唯品会接单服务模式,实现居家就业。二是采取组建合作社、土地流转等方式,推进搬迁群众原居住地产业发展。三是配备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中心,解决居住群众医疗卫生需求。四是在县城新建中小学校7所,解决搬迁群众适龄儿童就学问题。五是引入壹基金、残联公益组织落实特困人群关爱救助。
社区还积极开展优质“七化”服务,打造昭觉基层治理品牌。一是以一键式服务、一屏读懂社区、人脸识别、远程教育、自助查询缴费等,建设智慧化社区。二是规范化推进社区管理,建立搬迁群众对社区干部反向考评机制,考评结果与社区干部绩效挂钩。三是建立专业化工作队伍,引入物业管理公司。争取到省民政厅每年100万元资金,用于购买社工和志愿者专业化服务,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全岗通”服务能力。四是针对搬迁群众不同家庭情况,开展留守儿童爱心家园“四点半课堂”、居家老人暖心贴心、伤残人士上门护理等精准服务。五是以亲民化服务,营造社区温馨氛围,打造党群服务中心,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六是发挥社区日间照料、农家书屋、党员之家等作用,常态开展文体娱乐、志愿服务等多元化服务。七是采取群众点单、支部派单、责任人接单、监委会验单的方式,实施点单化服务,使社区服务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从沐恩邸社区让参加“行走中国·2021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凉山脱贫攻坚成果”活动采访团一行看到了党和国家政策对于彝族同胞的拳拳关怀和带领广大同胞团结一心支援和建设家乡决心,为快速脱贫增添了活力,也看到了精准扶贫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
来源意大利侨网(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