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报讯】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志愿服务团于2023年2月23日上午在市委统战部举行“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志愿公益服务”专家座谈会。
座谈会由服务团副召集人周敏主持。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生涯教育负责人陈锦秀,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就业中心主任张建栋,曙光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兼医疗事务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朱忠强,普陀区回民小学书记、校长马琦,静安区协和双语培明学校副书记、副校长严嵘等专家受邀出席座谈会,上海市新联会副会长、服务团召集人童麟,专家白莉,服务团副秘书长蒋薇参加座谈会。
服务团召集人童麟根据服务团2月14日启动会会议内容就服务团的组织形式、服务宗旨、入团要求等进行介绍,并通过2月15日正式审批立项的“公益志愿调解”项目的志愿者报名情况、服务开展情况向各位专家详细说明服务团的工作机制、管理机制。
服务团专家白莉结合刚刚荣获“上海慈善奖”慈善楷模奖的获奖事迹对服务团筹备项目“未爱小屋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介绍。
交流互动环节,专家陈锦秀根据长期负责全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锦绣生涯工作室”的工作经验,建议发挥服务团专业性的特点,丰富大学生职业体验;专家张建栋建议服务团通过走进校园、座谈交流等形式完善学生生涯规划,充实校园心理咨询力量;专家朱忠强作为医疗工作者建议关注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心理干预的及时性;专家马琦从实际教学经历出发对“未爱小屋志愿服务项目”立足“家校社”的工作方式予以肯定,建议同时关注家长的心理辅导,打造“家校社”的工作闭环;专家严嵘建议要发挥服务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主体的特色优势,发现“新资源”、构建“新理念”、打造“新模式”。
与会专家认为服务团除了致力于打造、完善心理咨询“家校社”的工作闭环,还可以关注人才培养的“大中小”一体化构建,注重小学生的职业启蒙,中学生的职业体验,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志愿服务团成立于2023年2月3日,自2月14日举行启动会及首次团务会以来,首个项目“公益志愿调解项目” 2月15日正式立项,面向全市新阶层人士招募80名志愿者(40名调解员、40名服务支持),截至2月22日该项目已有正式成员21人,申请人员4人,服务总时长14.5小时,项目负责人为服务团公益调解分团召集人楼凌宇,主要项目内容为“发挥新阶层人士专业和特长,为社会提供免费、公益的各类纠纷调解服务,化解社会矛盾,助力社会治理创新”。
来源: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志愿服务团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