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文庙片区打造古今街巷格局,成为市民的情感归依和城市的精神图腾

   

 观看川剧变脸和吐火,仔细聆听文庙的故事,感受城市更新的魅力……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文庙门口,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一行近距离观看了川剧表演的经典项目。

国际日报讯】当日,由中国新闻社联合川渝两地统战部门和宣传部门组织的“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参访团走进成都市温江区。来自美国、加拿大、比利时、印尼等21个国家的28家主流华文媒体高层来到成都市温江文庙,感悟城市文脉传承。

成都市温江区是古蜀鱼凫文明发祥地,天府农耕文化主要承载地,都江堰水利工程首灌之区,因“雪山之水至此始温”而得名,自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素有“金温江”的美誉。温江文庙是成都及周边始建时间较早的文庙之一,也是四川省保存至今较为完整的文庙之一。经过更新提质,温江文庙所在的街区如今成了“温江城市之心”。

温江文庙位于柳城文庙街6号,此街古名儒学街,是成都及周边始建时间较早的文庙之一,也是全省保存至今较为完整的文庙之一。它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明末毁于兵事,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迭经扩建。2003年,温江大力实施“文化名区”战略,启动了文庙历史文化片区整治建设。2006年,区文化馆迁入文庙。现在的温江文庙大成殿已变身为区博物馆,展馆面积300平方米。2007年,温江文庙被省政府批准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城市文脉传承工程,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传承,让城市留住根脉,让市民记住乡愁。”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召开,为城市文脉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温江区第十五次党代会则为文庙的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系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高水平打造以文庙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让矗立千年的文庙成为市民的情感归依和城市的精神图腾。

随着“两河一心”的营建,“文庙国潮文化街区”作为其中的“一心”概括出了文庙未来的模样。文庙·印巷文创街区改造提升项目占地约16亩,辖区老旧院落16个、街巷4条,含王光祈读书处、粮食局公房、政协家属院等历史建筑、老旧院落,新、改建面积达一万平米以上,总投资约3.5亿元,是一个集文化、商业、办公、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文创街区。项目创新采用“O+EPC+F”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运营兜底,对既有载体进行改造提升,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修缮,保留充满城市记忆和文化肌理凸显城市特质,多维度打造,营建老城新场景,连片呈现首店国际范、老店成都味、小店烟火气的特色活力街区。

走进温江文庙,陈列的展品吸引了《德国侨报》总编辑刘贵江的注意。“文庙是一个记录地区文化传承的地方,温江文庙和其他地方的文庙还不太一样,它是把博物馆融入其中。”刘贵江表示,这里蕴藏着温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003年,温江大力实施“文化名区”战略,启动了文庙历史文化片区整治建设。现在的温江文庙大成殿已变身为温江区博物馆,展馆面积300平方米。

成都市温江区将在保护文庙传统规制的基础上,深化发展文庙区域经济、挖掘街巷历史文脉、推动消费新场景有序构建等领域方面合作,共同推进城市更新提质。随着城市有机更新的系统推进,温江高水平打造以文庙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加快建设“幸福温江·美好之城”。

潮玩店铺、潮流民宿、艺术工坊、特色酒店、万春书院、社区匠人工坊……在不久的将来,一批依托文庙而生的消费新场景将嵌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温江文庙在城市更新的步伐中担当传承创新历史文脉的重任,将以“古庙新生”的姿态再度焕发新活力。

“将戏台、咖啡、酒吧和民宿等融合在一起,民居的外墙也将做改造,可以预见整个街区将会变得非常时尚,很吸引年轻人。”美国华人网总编辑于天竹表示,新旧结合的温江文庙街区将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据了解,温江区沿着塑造特质、创造价值、实现空间升值的营城逻辑,不断调整和优化策划方案,开启了从规划设计、统筹机制到实施模式、配套政策的全流程探索。根据温江文庙片区古今街巷格局、人文资源分布等实际情况,划定了项目区域,并明确了目标定位——以“重访行署地、寻榜文庙坊”为主题,打造西成都国潮文化街区,为温江文庙赋予新的生命力。

摄影: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