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报讯】4月28日,在上海春美术馆“莫非·无限涂谱”施少平艺术个展隆重开幕,这是他在经历疫情三年的沉淀之后,在延续其“莫非”系列的以“新涂鸦艺术”为创作风格的新作品,本次展览由知名策展人于幸泽博士担任总策划。
施少平,1968年生于江西,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施少平早期从事的领域集中在影视美术和舞台设计,直到2006年才正式成为职业艺术家,这种独特的经历造就了他对“语言”“文本”的专业认知。在转型成为艺术家之后,他运用此前丰富的人生经历,体察当代艺术,将其与传统精神进行对话,塑造了一批具有超越性和话语性的现代艺术作品,如“莫非·卵”“莫非·皮”系列。
来到上海之后,他的作品在上海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下也呈现出了海派的精神元素。结合早期的“莫非”系列的艺术创作,回归到画布,他将海派的海纳百川的艺术精神融入新作品,返本开源另辟蹊径,以近些年的他在艺术领域的深耕细作,终于将最新的艺术系列“莫非·无限涂谱”呈现到世人面前,这是他的跨越,也是当代艺术的新跨越。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对传统寓言故事的再阐述,以“寓言系列”为呈现,施少平在采访中讲到:“这些寓言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平时也不会注意到,但是艺术家有的时候就会把一些大家熟视无睹、耳濡目染的事情刻意地呈现出来。我现在用这样的语言重新让大家来关注到这些故事,也是对人们的很好的提醒,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和学习。”正是这种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使得施少平的艺术表达更具有了“文本”的内涵,其语言范式,已经超越了寓言故事的本身,而是形成了一种“莫非”的语言模式,这沿袭了他一以贯之的艺术态度,严肃之中带着轻松的韧性,庄重之间又有高度的趣味。
而作为本次展览最为重要的艺术语言“涂鸦”,是施少平认为最关键的样式表达,如果仅仅是叙事的话,那还只是以浅层的方式在讲故事,但是如果能将艺术的样式牢牢把握,将叙事融入其中,就能做出更具有深度的作品出来。涂鸦艺术起源于户外的墙壁涂鸦,等到它成为架上绘画之后,依然保持了它原本的抽象式的特点,涂鸦艺术正是因为它的抽象性与高度概括性,才成为涂鸦,而涂鸦艺术是区别于小孩子的涂鸦的成熟的艺术形态。有意识的涂鸦才是涂鸦得以成为艺术的根本,艺术创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得艺术的范式得以更新和升级,施少平的新涂鸦艺术,正是基于此理念上的一种开创性的尝试。
而施少平也认为涂鸦艺术能让人感觉到意义并不是因为它的叙事性,而是因为涂鸦艺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叙事性是一种附在其中的内容,涂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点到为止的,这个点的精确性关乎涂鸦艺术最后的完成度和艺术高度。而施少平的新作,展现了他对这个“点到为止”的“点”的精准判断力,这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自觉与敏锐性。也正是因此,莫非系列才能不断创造和更新,施少平才能不断地突破原有的艺术手段,不断丰富自己作品的内核。
很多艺术是很冷静的,但是施少平的艺术样式在冷静之中有着丰富的热情,这也是他能够不断创作的动力来源,艺术的热情在于开拓,在于发展新的时代语言,他用肆意的笔触和灵动的语言,为观众带来了这样的一场视觉盛宴,这些都值得大家去春美术馆一览其新作,感受艺术家施少平的艺术魅力,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艺术风景。
此外,在他看来,艺术具有一种功能性,艺术家通过作品来唤醒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这些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通过“书写”与“叙事”,以涂鸦艺术的抽象手段进行融合的时候,就展现了一种新的样态,这也是为什么称为“新涂鸦艺术”的原因。
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是同步的,艺术家的创作和观众的欣赏是需要并行的,施少平的新作中的“叙事”正是与观众的一种互动方式,涂鸦艺术的发展,在未来一定是会出一些人的,那就从施少平的作品开始,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