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六旬的吴国安没想过自己会在家门口当起“演员”,连“老伙计”黄牛都能“领”到4000元的“年薪”。“以前赶着老黄牛养家糊口,现在和老黄牛一起上班,没有比这更好的差事了。”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的稻田里,吴国安一手扶犁、一手扬鞭,驱赶着黄牛犁田耕地。
【国际日报讯】6月28日,正在湖南参加“乡村振兴看湖南”——2023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活动的19国华媒代表,在竹山村见到了这幅“传统农耕图”,纷纷拿起相机、手机定格留影。
竹山村是一个约有500多年历史的纯苗族聚居村,距离“中国最美小城”凤凰古城仅31公里。这里特色民居保存完好,民俗生活丰富,是湘西著名的“半坡部落”原始堡寨,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得益于当地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竹山村因地制宜发展文旅产业。2018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驻村帮扶竹山村,发挥行业优势,引入市场主体,发展旅游产业,唤醒沉睡的文化和生态宝藏。
《爱在竹山》沉浸式体验景区、苗岭无边界温泉泳池、星空露营基地、竹山乡居民宿……2019年以来,这里引进的凤凰旅投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创新打造了一系列特色休闲度假产品,同时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实现“村在景中,村因景更美”。
走进竹山苗寨,就进入了一个沉浸式体验景区,日常生活被“包装”成了旅游“场景”,吴国安“演绎”的赶牛犁田只是这道民族特色文化“大餐”里的“开胃菜”。
沿着石板路深入苗寨内部,簸谷晒谷、舂碓稻谷、石磨豆花、纺纱织布、竹编工艺等农耕民俗令人目不暇接,游客既能“打卡”体验这些苗家日常生活,也能品尝到特色湘西小吃,还可以穿上艳丽的苗族服饰与古朴的苗族建筑合影。
在竹山村,不仅黄牛能拿“年薪”,九旬老人也能上班领工资。鲐背之年的龙妹叭是苗族花带编织非遗文化传承人,也是这个沉浸式体验景区里年龄最大的“演员”。打了一辈子苗族花带的她,仍眼不花、手不抖,如今在村里的苗绣堂向游客展示这门非遗技艺,每年能拿到6000元工资,现场卖花带的收入也属于自己。
“年纪大了,出去做工别人都不要,在村里还能做‘主角’呢。”跟龙妹叭一样,今年71岁的唐小荀也是非遗文化传承人,她的工作是在纺纱机前展示纺纱。
目前,竹山村共有76人在景区上班,除了“演员”,还有保洁员、服务员、销售员、保安等,他们平均年龄55岁,人均月工资2000元,真正实现了“打工不出门、致富在家门”。
除了薪金,村民还能通过房屋租赁、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入股旅游开发公司获得股金,钱袋子越来越“鼓”。“我不仅是演员,还是房东。我住的房子租给公司开发为编织屋,一年有3000元租金。”村民吴显宇说。
竹山村文旅产业发展如火如荼,2022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18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3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820元增长到2022年的1.98万元。受益的还不仅仅是竹山村民,凤凰旅投集团公司董事长张顺心介绍说,三年来,竹山村综合文旅产业带动了凤凰县14个乡镇92个村3035户14980多人的产业发展,助力凤凰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