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 | 周典恩:刘铭传为何备受两岸尊崇?

 中新社合肥6月28日电 题:刘铭传为何备受两岸尊崇?

  ——专访安徽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典恩

  中新社记者 赵强

  刘铭传,安徽合肥人,清末淮军重要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台湾省首任巡抚,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刘铭传在台任职巡抚6年中,对台湾军政、交通、教育、城市建设进行广泛改革,全面推进了台湾近代化。同时,他对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出突出贡献,值得两岸同胞永远铭记、共同传扬。每年4月12日,在刘铭传的家乡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他的后人及台胞都会举行祭拜活动。

  刘铭传为何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为何在两岸备受推崇?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安徽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典恩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予以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刘铭传为何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周典恩:刘铭传担任台湾首任巡抚期间,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胸怀富国强民的远大志向,在交通、市政、实业、文教上推行一系列自强新政。他排除万难,修建基隆到新竹的铁路;购置船舶,开辟台北、台南至福州、厦门、上海、香港、吕宋、西贡、新加坡的航运;撤除驿站,创设西式邮局,发行邮票,办理邮政业务;架设电线,兴办电报通讯。这些举措开创了台湾近代化的交通与邮电体系。他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开发商埠、拓宽街市、铺设水管、装设电灯、修建医院,奠定了台北近代化的市政建设。他扶持工商,振兴产业,设立台湾商务总局,招集殷商、广筹资本、各就所能、开煤矿、采硫磺、制樟脑。他招商引资所兴办的新式工矿企业,为台湾带来了近代化的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他效仿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在台北大稻埕六馆街创立“西学堂”,聘请英国人担任教习,讲授英语、法语、数学、历史、地理、测绘、理化等课程,另外聘请汉人教习二人,并于西学余闲教授中国经史文学,使学生既内外通贯,又不致尽蹈外洋习气。“西学堂”为台湾近代化学校教育勾勒了雏形。

按台湾第一辆蒸汽机车“腾云号”1:1比例仿制的火车头。“腾云号”蒸汽机车为1888年刘铭传向德国购入。金斌 摄

  可以说,刘铭传抚台期间的革新举措规模宏远、深惟重虑,富有成效地开启了台湾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业社会的转化。所以,他是实至名归的“台湾近代化之父”。

  中新社记者:刘铭传在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上有哪些贡献?

  周典恩:刘铭传在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上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抗法保台和防御日本。中法战争爆发后,法国意图以远东舰队占领台湾,迫使清政府屈服。刘铭传临危受命,孤身渡台,保家卫国,指挥台湾军民同仇敌忾,英勇卓绝地抵抗法国侵略者,先后取得沪尾、基隆大捷,粉碎了法国“踞地为质”的企图,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捍卫了民族尊严,弘扬了民族气节。

  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势日盛,觊觎台湾之心日强。刘铭传以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洞察了日本对台湾的侵占野心,于是在军备和防务建设中以对日防御为重点。他定购新式大炮,在基隆、沪尾、澎湖等地兴筑钢铁水泥炮台,整顿军队、裁冗撤庸、汰弱留强、巩固海疆,防范日本侵略。甲午战争后,台湾终被日本窃据。卧病在床的刘铭传听闻台湾被割让的消息,悲愤不已,忧思郁结,口吐鲜血,溘然长逝。

刘铭传画像。韩苏原 摄

  中新社记者:刘铭传为何在两岸备受推崇?

  周典恩:在抗法保台战争中,刘铭传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以过人的胆识、灵活的战略,率领台湾军民扬长避短、进退有据地击退法国侵略者,维护了领土完整,保卫了台湾人民,其战绩值得后人敬仰与赞颂。在担任台湾首任巡抚期间,他修铁路、通邮电、振实业、兴教育,励精图治、鞠躬尽瘁,“溯其功业,足与台湾不朽”。刘铭传在海峡两岸备受推崇,根本原因在于他是卫台英雄、建台功臣,有大勋劳于国家和人民。

  中新社记者:时至今日,海峡两岸还有哪些刘铭传相关的遗址遗迹?

  周典恩:当下刘铭传遗址遗迹依旧遍布海峡两岸,在台湾淡水炮台遗址有刘铭传题字“北门锁钥”,在基隆有刘铭传修建铁路时开凿的狮球岭隧道。在大陆的安徽省肥西县有刘铭传故居、墓园和其参与创建的肥西书院,在巢湖姥山文峰塔有刘铭传题字“中流一柱”,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着刘铭传珍藏过的西周青铜器虢季子白盘。

狮球岭隧道。

  此外,海峡两岸人民为了缅怀刘铭传的丰功伟绩,以他的姓名命名了不少建筑物和场所。在台北市有铭传大学、铭传小学,台北新公园里有大潜亭和刘铭传塑像,在基隆市有铭传中学、刘铭传路。在安徽省肥西县有铭传乡、铭传高中、铭传初中、刘铭传纪念馆,在合肥市有铭传路,在合肥师范学院有刘铭传学院。

  中新社记者:刘铭传故居为何成为多数台湾同胞到访安徽参访的首站?

  周典恩:刘铭传故居,又称刘老圩,坐落于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大潜山下,是一座庄园式圩堡。“筑圩自保”是清朝时期江淮地区人民应付土匪抢劫的自卫方式。圩堡是一种集防御和居住功能于一体的建筑。刘铭传故居挖有内外两道壕沟,筑有内外两堵围墙,设两处出口、两座吊桥、五处更楼和炮台。故居主建筑为三进院落,每排13间,房舍布局精当,错落有致,另配有花园、亭台、枪械库、弹药房、读书岛等多种建筑。1998年刘铭传故居被安徽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经国务院台办批准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安徽省肥西县刘铭传故居。 陈家乐 摄

  台湾同胞感念刘铭传以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英勇无畏地抵御法国侵略者,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坚忍不拔地推行新政,在保卫台湾和建设台湾上作出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所以他们到访安徽时大多首站即参访刘铭传故居,凭吊先贤,表达缅怀之情。

  此外,刘铭传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淮圩堡,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台湾同胞参访刘铭传故居不仅能近距离考察刘铭传生活起居之物,唤醒历史记忆,增强铭传亲缘,还能通过切身体验圩堡文化,提高对大陆历史文化的认知。

海峡两岸人士在安徽肥西参观刘铭传故居。张娅子 摄

  中新社记者:抗法保台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下有何现实意义?

  周典恩: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船坚炮利的法国侵略者,台湾军民在刘铭传的带领下,同心协力、前仆后继、誓死抵抗,最终取得了抗法保台的胜利。两岸同胞在抗法保台中所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

2023海峡两岸祭拜刘铭传活动在安徽合肥刘铭传墓园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200余位各界人士参加。赵强 摄

  受访者简介:

  周典恩,安徽肥西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博导、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安徽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分会理事、第二届宗教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曾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项目1项。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台湾研究》《民俗研究》《广西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专著《台湾的族群关系与族群政治》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文字编辑:安英昭

  图片编辑:徐曦弋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