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大运会】
中新网北京7月28日电(记者 李赫)继2001年北京大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之后,如今这项盛会又一次在中国大陆举行。7月28日,大运之火会在成都东安湖畔熊熊燃起。届时,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正式拉开帷幕。
这一次,相聚千年锦官城的青春之约,将是一场怎样的盛会?
绿色低碳之会
成都大运会积极践行“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和“绿色、节俭、必须”的办赛原则,以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到大运会筹办、举办和赛后全过程。
《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方案》早在2022年便已发布,其中明确了“源头减碳、过程评估、末端中和”的实施路径,并围绕“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运营、低碳参与”五个方面重点落实。
视频: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约2.6万吨来源:中国新闻网
以低碳场馆建改用为例,成都推进场馆新建和既有场馆改造,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中,36个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13个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其中,凤凰山体育公园内设置光储照明路灯,可以实现二次节能,助力碳减排。成都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建成雨水回收系统,留存的雨水经过回收系统处理,可以转换为场馆的绿化养护用水,全年可节水3000吨以上。
绿色低碳的办赛理念也深深植入了城市中。蓝白相间的低碳魔方出现在主媒体中心、成都大运村等多个场地,人们将喝完的矿泉水瓶、易拉罐、咖啡杯等废弃品投进“低碳魔方”,“低碳魔方”即刻对废弃品进行扫描分析并生成碳积分小票,凭小票可兑换相应的礼品。成都大运会还联合二手循环服务类供应商,为参赛运动员提供二手手机免费出借服务,并为成都大运会赛后剩余物资的循环利用提供平台支持。
经第三方核查机构初步核算,大运会在全面落实源头减排措施后,将实现减少碳排放约2.6万吨。
视频:【成都大运会】成都大魔方户外大屏正式启用 文化惠民迎大运来源:中国新闻网
全民共享之会
办好一个会,幸福一座城。以大运会为契机,成都致力于打造“世界赛事名城”,让体育运动深度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为高质量、高标准举办成都大运会,成都市新建、改造一批体育场馆,极大丰富了全市体育基础设施。这些场馆在承担赛时任务之外,也成为市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场地。成都坚持“能赛尽赛、应开尽开,分类有序、一场(馆)一策,加强维护、健身利民”的原则,实施大运场馆惠民开放行动,并面向市民免费发放了1万张体育惠民运动券,引导市民走进大运场馆。
一场体育盛会,提升一座城市。从市容市貌到基建交通,再到经济增速,市民们正在切身体会大运会为城市带来的改变。为了让大运会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能亲身体验的的全民体育运动,成都市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社区趣味运动会。数据显示,自成都筹办大运会以来,符合开放条件的赛事场馆仅在2022年就面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近8万小时、超过509万人次,举办各类赛事727项。
盛会为全民共享,也由全民“共建”。为迎接这场全球青春盛会,2100余万成都人全民参与,“人人都是东道主”,2万名赛事志愿者、1000余支各行业领域志愿服务队伍倾力支持。千年蓉城同心筑梦,邀全球大学生共赴梦想之约。
视频:成都大运会“春团会”开幕 团长期待“青春之约”来源:中国新闻网
必定精彩之会
在今年3月底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以下简称“春团会”)上,33个代表团来到成都实地考察,给出成都大运会“注定不同,必定精彩”的赞赏。
如此肯定,基于持续稳步推进的筹备工作。虽然成都大运会两度推迟,但赛事筹办工作一直有序推进。赛事45个比赛和训练场馆的竞赛功能此前已完成验收,场馆软硬件全部达到国际比赛标准。
今年4月至6月,成都大运会组委会举行了18个项目测试赛,共有367支代表队共5825人参赛,对设施设备、运行组织、体育展示和颁奖等业务领域应测尽测。彼时,国际大体联官员、技术主席及大运会特聘专家充分肯定了各项筹备组织工作。
如此信心,来源于这座历史名城的独特魅力。大运会组委会精心梳理成都熊猫基地、三星堆博物馆等16个文化交流点位,推出“世界遗产经典之旅”“三国文化揽胜之旅”等11条精品体验线路;建成的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展厅面积3300平方米,陈列了900余件实物和8万余份文献影像藏品……这些都将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大运会参与者充分展示成都的城市风采和文化底蕴。
视频:成都:“千年乐团”赴大运盛会来源:中国新闻网
正如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专职副部长邱力所说,成都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向世界呈现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风采、展现巴蜀韵味的体育盛会。
“成都已经准备好在今年夏天举办一场精彩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德国大体协竞赛赛事协调员汉娜-沙弗表示,“我们在‘春团会’期间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让我们更加期待今年夏天的到来,这也印证了今年大运会的口号——成都成就梦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