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乌鲁木齐10月3日电 题:“十五弹箜篌”,传自西亚的这种乐器到底在汉唐有多“火”?
——专访新疆博物馆研究馆员鲁礼鹏
中新社记者 王小军
1996年,在新疆且末县扎滚鲁克一号和二号两个墓地出土了三件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箜篌,引起海内外关注。出土的箜篌现收藏在新疆博物馆中,也是该馆镇馆之宝中的一件。箜篌为波斯语,两千多年前,由西亚传入中原。为什么箜篌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弹拨乐器”?箜篌乐器本身体现了怎样的中西文化交流?为何箜篌在汉唐被一众诗坛“大咖”入诗?新疆博物馆研究馆员鲁礼鹏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就此予以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箜篌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弹拨乐器”?
鲁礼鹏:且末扎滚鲁克墓地箜篌的出土,揭开了研究箜篌的神秘之门。箜篌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弹拨乐器”,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文献记载和雕刻、壁画上绘制的图像较早。目前所见最早记载有关箜篌原始符号资料的,是在公元前3200年前后的苏美尔乌尔城典籍里。在新疆4至10世纪的石窟壁画和遗址中,如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苏巴什佛寺、柏孜克里克石窟等地,也保存有大量的箜篌图像资料。
二是考古出土箜篌实物的年代较早。最早的箜篌实物出自乌尔城公元前2500年前后的王室墓地。此后一直向东,从两河流域到阿尔泰地区,从帕米尔高原到新疆的东大门哈密,相继出土了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箜篌实物,甚至还有晚至三国时期的山普拉墓地出土箜篌。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说新疆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出土的箜篌,填补了中国音乐发展史的一项空白?
鲁礼鹏:1996年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发掘且末扎滚鲁克墓地之前,在中国,箜篌音乐只是停留在壁画、雕塑和有限的复原研究上,谁也没有见过箜篌实物。且末扎滚鲁克墓地箜篌的出土,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研究箜篌音乐之门,掀起了一股箜篌研究的热潮,为研究西域音乐史提供了实物资料,更填补了中国音乐发展史的一项空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更令人兴奋的是,在且末扎滚鲁克箜篌被发现后,从西到东,分别在塔什库尔干县吉尔赞喀勒墓地、鄯善县洋海墓地、哈密艾斯克霞尔南墓地等陆续出土了箜篌实物,其中以艾斯克霞尔南墓地出土实物最多,达11件,是新疆出土箜篌实物最多的墓地。这些箜篌的发现,为研究箜篌的历史渊源、形制特征等提供了更多的绝佳材料。
中新社记者:汉唐时期,箜篌曾盛极一时。古代中原流行的箜篌乐器何时传入中国?新疆出土的箜篌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箜篌乐器本身体现了怎样的中西文化交流?
鲁礼鹏:中原箜篌的信息主要见于早期文献,特别是从汉代文献开始便有记载。另外箜篌也见于壁画或石雕,从甘肃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炳灵寺,天水麦积山石窟、陕西铜川药王山石窟壁画,以及西安出土文物中,可以清楚看到,箜篌伴随佛教由中亚、印度传至中国新疆、甘肃河西走廊的过程。
从且末扎滚鲁克墓地出土箜篌被确认后,截至目前,新疆境内发现的箜篌数量达到24件。出土数量多且大部分被保存下来,这与新疆天山以南干燥少雨的自然环境分不开。
西亚及以西地区的箜篌造型与新疆出土的箜篌有一些明显差别。新疆出土的箜篌,从材质、结构、尺寸比例、制作工艺、发音原理,甚至是弹奏方式上都较为一致,说明在本地区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地域特征。在由西向东流传的过程中,箜篌有可能不是以实物的形式传播的,而是当地人吸收了西来的信息,利用本地栽种的胡杨木,自行制造的。箜篌在新疆的本土化,是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体现,更是文明互鉴的真实画卷。
中新社记者:新疆且末将箜篌乐器引进学校,进行普及教育,“盛世之乐”响彻至今。“世界上最早的弹拨乐器”箜篌,逾两千年来弹出怎样的“盛世之乐”?
鲁礼鹏:箜篌音色清亮、清越、空灵,唐代诗人李贺曾有诗言:“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凭箜篌引》)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
箜篌作为一种古代拨弦乐器,两千多年前已盛行于西域。据史料记载,箜篌传入中原后,汉武帝深感箜篌之美,不仅令宫廷乐师仿制、改良箜篌制式,而且在推进民间俗乐的同时重立乐府,派乐府专人整理加工从民间采集来的音乐。汉乐府著名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的叙事。此外,他还令人改编来自西域的音乐,在丝绸之路交往、交流、交融的大环境下,西域音乐和汉文化的融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华夏音乐被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西域音乐更是当时的流行乐。到了唐代,箜篌备受帝王推崇,在隋唐时期的宫廷燕乐中占有重要位置,也被一众“大咖”诗人入诗,如李白有“箜篌所悲竟不还”;岑参有“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王维有“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但因其被禁锢于宫廷,久而久之,失去了在民间发展的根基。
北宋时,箜篌依然流行于宫廷燕乐中。到了明末清初,箜篌在史籍、诗歌、雕塑绘画艺术里的记载基本不见,在当时的音乐生活中也极少出现,随后箜篌失传。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音乐界、乐器界的前辈们开始研发仿制箜篌,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使其重新登上舞台。
新疆既是歌舞之乡,又是乐器之乡。歌舞和弹奏是新疆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疆且末学校将箜篌乐器引进学校进行普及,是传承、发扬,更是保护箜篌文化遗产,打造且末箜篌文化品牌的有力举措。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亚欧大陆腹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枢纽,也是多种文明和宗教的传播汇聚之地。在中华文明怀抱中孕育的新疆各民族文化,经过历代发展,同中原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强,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与中原文化等一起,共同铸就了多元一体、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完)
受访者简介:
鲁礼鹏,199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同年7月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部工作至今,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早期铁器时代和汉唐考古研究。曾于1996年、1998年两次参加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古墓群发掘,2006年、2008年、2017—2018年分别主持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温宿县博孜墩墓地、阜康市四工河墓地和黄山河墓地的发掘和整理工作。参加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吐鲁番出土文书补编》课题,负责考古部分。
先后发表《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发掘报告》《200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西区发掘简报》《新疆温宿博孜墩古墓2008年发掘简报》及《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镇墓神物研究》《新疆出土双联器初探》等简报、论文30余篇。
责任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