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发展成效显著

【国际日报讯】 6 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广西新闻中心举行“高水平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 共绘国际医学创新合作新篇章”新闻发布会,邀请防城港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江,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石莹,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卫,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暄,防城港市副市长、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工作办主任许伟,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韦翔主持。

“高水平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 共绘国际医学创新合作新篇章”新闻发布会现场 黎 坚 摄影

广西防城港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江向与会媒体单位记者介绍了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五年来的规划建设情况。
2019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提出:“我们支持在中国广西防城港市建立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继续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医学创新合作”。建立五年来,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走过了从无到有、开篇布局,又极具考验、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回顾这五年,贯穿始终的最大主线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最大主题是推进国际医学创新合作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助力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最显著变化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牢记嘱托、大道前行,凝聚起上下贯通的推进合力。五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始终高度重视医学试验区建设,给予大力支持。防城港市历届党委、政府坚决履行政治使命、扛起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克服三年新冠疫情影响,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举全市之力推进医学试验区建设。国务院明确了医学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国家发改委等国家部委多次实地调研指导,联合出台“国15条”支持政策。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高水平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出台医学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自治区党委刘宁书记、自治区蓝天立主席多次深入医学试验区调研指导,多次率队拜访国家有关部委争取支持,自治区层面成立医学试验区建设指挥部,统筹推进医学试验区建设。防城港市成立医学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医学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和发展专班,整合医学试验区和防城港高新区资源,聚焦医学、医疗、医药三大领域,全力加快医学试验区建设。社会各界热情参与建设,众多院士、医学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出谋划策,行业商会协会推动优质项目引进落户。“高水平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 共绘国际医学创新合作新篇章”新闻发布会现场 黎 坚 摄影

改革创新、探索先行,积累了先行先试的有益经验。持续用好用活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创新第二类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模式,“两品一械”实现在园区内快速审评,首次注册技术审评工作时限缩减一半。国内第一家由国家、自治区、设区市三级共建的创新平台—国家级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一期投入运营。广西首家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医学试验区诞生,医学试验区首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广西生物活性分子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投入使用,首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蛇资源抗肿瘤药用研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建设。防城港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挂牌成立,正在申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通专利申请绿色通道,大幅缩短专利审查周期。出台创新创业人才、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银龄人才招引政策,推进园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总规模达25亿元的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将在试验区设立。获批建设中国—越南中医药(京族)医药海外中心,并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零的突破。

开放发展、携手同行,构建起国际医学合作的崭新渠道。先后成功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中国—东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药品合作发展高峰论坛等国际性论坛10次,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34个国家360多位部级官员以及多名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参与,发布《防城港宣言》等重要文件,先后选派77批292人次赴28个国家开展交流合作,与越南广宁省、泰国黎逸市和俄罗斯茹科夫斯基等城市达成诸多务实合作成果,凝聚推进国际医学创新合作的“上合力量”和“东盟力量”。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自治区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布局建设防城港地中海贫血国际学术研究和综合防治体系研究基地、防城港国际(东盟)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等,参与共建的中印尼药用植物保护研究创新基地纳入国家“一带一路”相关谅解备忘录。与世界医疗影像龙头企业联合共建国际医学影像示范基地,推动医疗器械国际标准互认和自由流通。打造中越首个跨国服务救助平台—“1369生命直通车”,累计救治越南危急病人600多人次,铺就中越民心相通的“健康丝路”。“高水平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 共绘国际医学创新合作新篇章”新闻发布会现场 黎 坚 摄影

聚焦重点、实干力行,增强了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高标准编制医药制造产业园、医疗合作产业园、医学研发产业园等三大产业园规划,医学创新赋能中心、国际中小企业医学孵化中心、冷链物流基地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三大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超64亿元。实验动物繁育、药物临床前研究、传统医药开发等三大主导产业加速集聚,广西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基地加快建设,成功创制全球首个非人灵长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广西鹭港生物研发的胃癌胰腺癌靶向药AHT-101、AHT-102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成为医学试验区创新药品种管线研发的首个里程碑。成立中国—东盟医疗装备产业联盟,已备案和注册一、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数量增至69个,生产企业17家。第三届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医学试验区成立,构建“三新一特”食品优先审评审批协作机制,打造“三新一特”食品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策源地。截至2023年底,医学试验区共注册企业278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32家以及国家认可实验室、自治区级实验室和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批。

发展为民、矢志践行,增进了各族人民的健康福祉。广西首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自治区人民医院防城港医院建成投入运营,并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备案,自治区人民医院先后派出两批共25名专家进驻,打造心血管内科等6个重点专科,引进先进技术60余项,有力提升医疗水平,推动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三甲医院“国考”中排名提升494名。市中医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国中上水平,排全区第六。实施基层公立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上思县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获国家卫健委第五届基层创新案例展优秀案例,港口区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每千人床位数由2019年的4.23张提升至5.27张。2023年基本医保覆盖面将近100万人,完成率排全区前列。乡镇、社区中医馆覆盖率达100%,华兰镇、马路镇、企沙镇、那梭镇等7个乡镇获评国家卫生镇。建成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东兴市边境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等项目,增加重症床位210张,医疗物资储备能力达到90天运转需求。上个月,聚焦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暨主动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院士交流大会在医学试验区成功举行,为主动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医学试验区方案”。广西防城港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江介绍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规划建设情况 黎 坚 摄影

五年成果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离不开国家、自治区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深情厚爱和为民情怀,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指导,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和参与建设的热情。

大道无垠,行者无疆;笃志前行,虽远必达!站在五周年的新起点上,防城港市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和关于建立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狠抓落实,高水平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奋力打造国际医学新高地,为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助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