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黄尖——在世界遗产地神奇息壤遇见未来

【国际日报讯】“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这曲《真实的故事》传唱大江南北,歌里唱的,就是30年前牺牲在沼泽中的护鹤者徐秀娟。

这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黄尖镇!

黄尖萌鹤,闻名天下。黄尖镇地处盐城市亭湖区东部,生态优美,风景绚丽、环境怡人,拥有“鹤、海、盐、林”四大优势元素,素有“仙鹤越冬地,世遗核心区,渔乡古村落,陆海好风光”的赞誉。

近年来,围绕科学持续发展,黄尖镇对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的发掘与融合一直有着自我的坚持与思考。积极发挥黄渤海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品牌优势,深度解码鹤、海、盐、林文化基因、全力探索美学经济,放大“世界遗产地、与美共栖息”品牌形象,打好“生态+文化”组合拳,大力弘扬生态卫士、煮海盐民、林场愚公、垦荒斗士、创美先锋的“五种品质”,向世界发出生态保护的“东方湿地之声”,实现生态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双向奔赴。在实现乡村振兴中拉开“秀”美黄尖建设的序幕!

讲好“一个真实的故事”!

坚持传承和庚续徐秀娟人文精神内涵,擦亮黄尖“秀”美生态底色!2024年1月,黄尖镇在丹顶鹤保护区附近建成“一个真实的故事”立体花坛,作品根据2013年加拿大获奖作品为基础,因地制宜地以“归来”为主题进行艺术再加工,以国际顶尖的园林技艺,向世界展示黄尖镇在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成效。让一个真实的故事回归黄尖这片壮美的土地。这不仅是候鸟的归来,也是故人的归来,更是生态文明的归来。

培育“一张世遗特色的名片”!

黄尖镇锚定建设“国际湿地旅游首选目的地”高目标,突出“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地、沿海生态百里精品段”的功能定位,积极放大世界自然遗产和鹤、海、盐、林等最靓丽的生态名片影响力。联合阿那亚团队,联动精神建筑、大地艺术、艺术社群、美学生活等业态元素,重点突破选景、设计、服务、活动、社群、传播等六个关键,高起点编制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做大做强世遗体验、森林康养、休闲度假、综合接待四大主题板块,统筹丹顶鹤保护区珍禽博物馆、新洋港世遗研学营地、盐城林场的院士工作站等载体,开展湿地、鸟类、生态保护系列研学活动,加快与丹顶鹤保护区联动共建、一体发展。培育“常来常住、常来常想、常来常新”的世遗文化特色体验目的地。

探索“一条文脉赋能发展的路径”!

放大“鹤乡文脉+”的赋能效应。在坚持生态“高颜值”、艺术“高品质”与经济“高价值”三线并行的生态、艺术、文旅产业建设道路上传承鹤乡文脉,发展湿地旅游。

持续做好生态效益转化的“后半篇文章”。坚持“文旅融合、艺景一体、居游共享”。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可体验、可实践优势,大力推出文旅观光游、兴农艺术游、烂漫赏花游、养生健康游、学生研学游,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同时,为加强国际湿地多样化文化交流,彰显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的生态人文魅力,黄尖镇同步优化镇域功能布局,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生态文明故事示范点、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化、高端化、艺术化的艺术圣地。培育“一方特色富民的产业”!

黄尖人爱菊,菊花高洁,与鹤共舞,寓意唯美

从爱菊到种菊,黄尖人民在亭湖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倾注心血。引种、选育、推广,黄尖人合力夯实基础。2021年“黄尖菊花”被农业农村部准予登记地理标志产品。2022年,黄尖菊花入选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现如今,黄尖菊花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菊花大面积扩展取代了历史粮棉种植,基本形成户户种菊花。全镇年种植中药材稳定在4万多亩,其中菊花种植3万多亩。

叫响“黄尖菊花”品牌,拉伸产业链条。建立“基地+农户+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建立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和网络,实现菊花生产“产加销”一体化。与中国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菊花“产学研”联合体,开发菊花系列产品。挖掘中医康养文化,发挥“黄尖菊花”品牌优势,“智慎堂”菊花交易中心的龙头优势,艺术村、中医养生馆的人文优势,打造农文旅融合的领军产业。“我们坚持培育菊花文化品牌,形成特色菊花经济形态,深度开发菊花茶饮、药膳产品,实现多元发展,打造多彩业态。”智慎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目前,黄尖菊花已经畅销全国,走向世界,王老吉、怡宝、加多宝、和其正等知名企业和黄尖菊花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发展势头正好。带动就业200人,增加村民收入达500万元。

铺就“一条乡村振兴的道路”!

以产业振兴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黄尖镇依托特色资源,培植“一村一品”新格局。发挥自然禀赋,挖掘村(居)底蕴,在“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景致”中壮大村集体经济,10个村(居)村村有项目,有企业,村民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业。在兴农村,以鹤龙农场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特色家庭农场应运而生,果农把风景变成产业,把美丽转化成生产力。

“我们每年定期举办葡萄与秋月梨采摘活动,让游客在四季变换中,体验到不同果实的香甜与采摘的乐趣。这些活动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了亮丽色彩,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双赢。”鹤龙农场负责人说道。

突出文化产业富民工程。持续放大“世遗”品牌效应,以“潮间带艺术村”“仁禾生态水稻”两个头部项目为代表,兴农村以潮间带艺术村为载体,坚持文化、旅游、特色农业“三驾齐驱”,打造集文创、展览、会议、拍卖、研学、农业为一体的产业基地。通过艺术品展陈拍卖、民宿对外接待经营、千亩现代化农业园区运营,村集体年收入达200万元以上。

“我们立足高端化、艺术化、国际化,积极转化生态资源禀赋价值,持之以恒开展生态保护,孕育绿色引擎。利用核心板块优势,做特美丽乡村、艺术、旅游和三产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使亭湖区的生态底色越擦越亮,为黄尖镇走好国际化路线铺好阳光大道。”黄尖镇党委书记于丝浓说道。